78法則怎麼玩?學懂計算少俾十萬利息!

 

香港人最熟悉的借貸格言莫過於**「借定唔借,還得到先借」**。但有時候即使財務好轉,想提早還款時卻發現——還款金額比預期多!為什麼會這樣?原來大部分銀行貸款採用的「78法則」就是關鍵所在,導致利息不是每月固定,而是按月遞減。

今次就同大家拆解「78法則」原理,手把手教你如何計算節省利息,讓你做到聰明提早還款,慳返更多利息!


首先解釋一下「78法則」的由來

假設你申請一筆銀行貸款,還款期為12個月。大家可能會認為銀行會將利息平均分配到12個月,每個月支付相同的利息金額,但實際並非如此,而是會將利息分成78份。

 

為什麼是78?

計算方法非常簡單,就是將12個月的期數逐個相加:

1 + 2 + 3 + 4 + ... + 12 = 78

第一個月的利息支出是總利息的12/78,第二個月是11/78,第三個月是10/78……依此類推,最後一個月的利息只佔1/78。

解釋更直白一點:

  • 開始還款時,本金未減少,因此利息最多

  • 隨著還款本金逐漸減少,利息比例也慢慢遞減

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發現前期還款時,還的大多是利息,而非本金。

 

「月平息」的隱藏真相

不少銀行在宣傳貸款時,會提到**「月平息」**,例如0.1%。按表面計算,若貸款金額是港幣1萬元,每月利息只需港幣$10。你可能以為全年利息支出就是 $10 x 12個月 = $120。

但根據78法則,利息分配比例會大幅不同:

  • 第1個月利息 = $120 x 12/78 ≈ $18.46

  • 第2個月利息 = $120 x 11/78 ≈ $16.92

  • 第12個月利息 = $120 x 1/78 ≈ $1.54

實際上,利息並非固定每月$10,而是前期較高、後期較低。

 

提早還款的真正影響

如果你選擇提前還款,銀行會按餘下期數重新計算利息餘額。假設你借一筆30年按揭貸款,以下例子可以幫助你快速理解:

  • 借款金額:港幣500萬

  • 年利率:2.375%

  • 每月供款:約港幣$19,433

  • 供款期數:360期(30年)

 

已供款15年(180期)的情況:

  • 總利息份數 = (1 + 360) / 2 × 360 = 64,980份

  • 已供款期數180期的利息份數 = (1 + 180) / 2 × 180 = 16,290份

已支付的利息份數 = 64,980 - 16,290 = 48,690份
換言之,雖然供款過了一半,但利息已經支付了75%。這就是銀行利用「78法則」設計的還款結構,讓你在前期償還大量利息。

 

提早還款如何慳息?

假設你在15年後提早還款,剩下的本金和節省的利息如下:

  1. 總利息支出

    • 總還款 = $19,433 x 360期 ≈ 港幣699.59萬

    • 總利息支出 = 總還款 - 借款 = 約港幣199.59萬

  2. 可節省利息

    • 節省利息 = $199.59萬 × (16,290 / 64,980) ≈ 港幣50萬

  3. 剩餘本金

    • 餘下還款額 = $19,433 × 180期 ≈ 港幣349.79萬

    • 餘下本金 = 餘下還款額 - 節省利息 ≈ 港幣299.75萬


貸款2025年新趨勢:更靈活的選擇

隨著2025年虛擬銀行的興起,香港貸款市場正變得更加多元化,提供更多靈活方案,如:

  • 免入息審查貸款:更適合自僱人士

  • 網上即時批核貸款:簡單快捷

  • 虛擬銀行貸款:利率更具競爭力

  • 公務員及專業人士貸款:專屬優惠更吸引

選擇貸款時,記得比較實際年利率(APR),不要被「月平息」蒙蔽。

78法則, 提早還款, 公務員貸款, 短期小額貸款, 虛擬銀行貸款, 特快私人貸款, 免TU貸款, 網上貸款, 低息貸款, 易批貸款, 銀行貸款, 24小時貸款, 大額清數貸款, 稅務貸款, 清卡數貸款

78法則怎麼玩?學懂計算少俾十萬利息!